动力总成部件位置索引 |
![]() |
动力电池侧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|
![]() |
电子动力系统部件位于该区域。电子动力系统是一个高压系统。在电子动力系统或系统附近工作前,必须熟悉该系统。进行修理或维修前,确保已阅读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。
1.安全注意事项
1.仔细阅读并掌握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后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 |
2.车辆- 举升
3.动力电池侧护板 - 拆卸
![]() |
1.使用内饰件拆卸工具撬开动力电池包侧护板5个固定卡扣(A)。 2.使用10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侧护板5个 |
1.所有拆下零件 - 安装
1.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零件。 |
动力电池前侧防撞梁的拆卸和安装 |
![]() |
电子动力系统部件位于该区域。电子动力系统是一个高压系统。在电子动力系统或系统附近工作前,必须熟悉该系统。进行修理或维修前,确保已阅读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。
1.安全注意事项
1.仔细阅读并掌握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后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 |
2.车辆- 举升
4.动力电池前侧防撞梁 - 拆卸
![]() |
1.使用12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前侧防撞梁的 2.使用17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前侧防撞梁的 3.使用14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前侧防撞梁的 |
1.所有拆下零件 - 安装
1.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零件。 |
动力电池包防撞梁的拆卸和安装 |
![]() |
电子动力系统部件位于该区域。电子动力系统是一个高压系统。在电子动力系统或系统附近工作前,必须熟悉该系统。进行修理或维修前,确保已阅读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。
1.安全注意事项
1.仔细阅读并掌握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后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 |
2.车辆- 举升
4.动力电池包防撞梁 - 拆卸
![]() |
1.使用17mm套筒扳手拆卸动力电池包防撞梁的2个 2.使用17mm套筒扳手拆卸动力电池包防撞梁的2个 3.使用10mm套筒扳手拆卸动力电池包防撞梁的2个 4.取下动力电池包防撞梁(D)。 |
1.所有拆下零件 - 安装
1.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零件。 |
动力电池包前护板的拆卸和安装 |
![]() |
1.车辆- 举升
3.动力电池包前护板 - 拆卸
![]() |
1.使用十字起拆卸动力电池包前护板固定卡夹 2.使用10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前护板4个固 3.取下动力电池包前护板(C)。 |
1.所有拆下零件 - 安装
1.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零件。 |
动力电池包存储要求及危险情况处理办法 |
![]() |
1.场地要求:
a) 拆卸及存储场地,地面应硬化并防渗漏,应防雨、应通风、光线良好、避免阳光直射(距离热源不得小于2米)、远离居民区、消防安全设施齐全。
b) 操作区域应单独隔离,操作和处理都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全程监督,地面应做绝缘处理,并设置高压警示标识和区域隔离标识。
2.暂存和管理:
a) 动力电池应根据不同类别分类贮存,如有漏液或漏电现象,应采用具备绝缘、防泄漏专用储存容器储存;如无漏液和漏电的可采用一般包装容器贮存。
b) 动力电池不得侧放、倒放,避免机械冲击和重压,叠放高度不得高于2 m,存储容器间距应不低于0.1 m,人行通道不低于0.8 m,墙距宽度不低于0.5 m。
c) 动力电池总成产品在不完全充电状态下储存,一般处于 40%SOC~60%SOC。储存条件:
存放温度:推荐在常温20℃~28℃储存;7天内存放条件:-30℃~60℃;3个月内存放件:-30℃~45℃;
一年内存放条件:-30℃~40℃。
存放湿度:推荐在 10% ~ 85% RH 范围内储存。
存放环境:产品应存储在干净、通风、阴凉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、高温、腐蚀性气体、剧烈震
动、机械冲击和重压等状况;远离热源; 海拔高度 建议 小于 4000 米 ,大气压 为 56kPa~106kPa 。
常温条件下,每 隔 6 个 月对产品进行一次充放电,充放电电流小于 等于 0.3C ,充电完成后 将 SOC 调整
至 40%~60%。首次补充充电时间从 OEM 收货时间开始计算
d) 经检测,存在安全隐患的动力电池,应隔离贮存,并尽快进行处理。
e) 拆卸后,零部件、材料、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,应分类储存在专用容器中,并标识,避免混存、混放。
f) 废油液、废电路板等危险废物应设专人进行管理,贮存应按HJ 2025的要求执行,并定期进行规范转移。
g) 冷却液的贮存应按GB 29743的要求执行。
h) 应对拆卸后的动力电池登记及录入信息追溯系统,并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数据库,备份后纸质档案随动力电池转移。
3.动力电池包起火、爆炸处理办法:
a)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 以下部件可以采用可灭电器火灾灭火器(如水基灭火器):动力电池包高压插件、通讯插件 (也叫低压插件)、线束 、冷却水管、密封等起火。
b) 如果用水灭火,请远距离使用大量水灭火。试图用少量水(例如花园用水管)扑灭电气火灾会很危险。
c) 如果动力电池包起火 、爆炸,请持续使用灭火器或大量水远距离灭火。
d) 如果因为充电造成的起火、爆炸,第一时间关闭充电电源 ,再进行后续灭火。
e) 尽管明火已被扑灭,但动力电池包仍有复燃的可能,请持续使用灭火器或大量水对动力电池包进行覆盖及降温一段时间,并保持监测预防复燃。
动力电池包总成的拆卸和安装 (3D) |
![]() |
1.动力电池包检查项目
序号 | 类别 | 检测项目 | 检查方法 | 判定标准 |
1 | 外观目测 | 标贴条码 | 标示清晰、正确,端子极性正确、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示。禁止踩踏警告 标识 ,高压警示标识 ,正负极标签 ,铭牌,电池重心标识标识不得缺失 | |
2 | 保护套 | 高压接插件保护套、低压接插件保护套、液冷进出水口保护套无破损、无漏装 | ||
3 | 异味检测 | 鼻嗅 | 动力电池包周围无刺激性或烧焦等异味 | |
4 | 动力电池与车身连接螺栓紧固 | 目测力矩扳手 |
1)复检螺栓扭力,拧紧力矩50N·m 2)动力电池搭铁线紧固螺柱,拧紧力矩9N·m |
|
5 | 动力电池外侧清洁 | 目测 |
1) 下箱体底部PVC 涂层完好 |
|
6 | 动力电池外部线束/接插件检查 | 目测 | 1) 高压线束无磨损,插座/插头无破损、松脱,PIN针无歪斜 2) 低压线束无磨损,插座/插头无破损、松脱,PIN针无歪斜 |
|
7 | 检查动力电池水冷管进/出水口 | 目测 | 1) 检查水冷管软管与硬管连接处是否有漏液 2) 检查水冷管进/出是否有变形 |
|
8 | 动力电池上箱盖检查 | 目测 | 1) 无裂纹、无鼓包 2) 平衡阀牢固,外观良好 3) 清洁度良好 |
|
9 |
软件诊断 (室温25℃情况下) |
读取最高单体温度 | 软件诊断 | 静态的最高单体温度(20℃~ 65℃) |
10 | 读取电池温差范围 | 软件诊断 | 静态的电池温差(≤3℃) | |
11 | 读取电池压差范围 | 软件诊断 | 静态压差(≤1%) | |
12 | 读取电池包总电压 | 软件诊断 | 总电压(312V ~456V) | |
13 | 实测系统绝缘阻抗 | 软件诊断 | 1) 诊断工具/整车仪表盘有无绝缘报警 2) 绝缘阻值≥20MΩ |
|
14 | 读取系统报警情况 | 软件诊断 | HDS 诊断无当前故障 | |
15 | 读取进水口温度 | 软件诊断 | 0℃<温度<60℃ | |
16 | 读取出水口温度 | 软件诊断 | 0℃<温度<60℃ | |
17 | 确认软件版本 | 软件诊断 | 判断是否为最新版本 |
警告
|
2. 动力电池包绝缘电阻检测
![]() |
2.在检测时必须佩戴高压绝缘手套/ 高压绝缘安全服/高压绝缘鞋/安全帽,并使用绝缘工具以防触电。 3.使用绝缘电阻检测表测量动力电池包高压电缆插头(A)与动力电池包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。将检测探头正极与电缆插头连接,检测探头负极与动力电池包壳体(非绝缘涂层)连接,观察测量值是否大于20MΩ。
|
1.维修保养时,需要对客户说明车辆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满充电。 2.维修保养时,需要对车辆满充满放,使动力电池进行自我校正。 |
警告
当电子动力系统通电时,电源电缆带有高压。为避免电击造成的严重伤害,电源电缆断开时不要通电。 |
人员安全操作注意事项:
1.维修前必须确保点火开关处于OFF位置,并断开12V蓄电池负极电缆。
2.维修工作时确保钥匙不在车内,以免误操作通电而发生事故。
3.对电子动力系统线缆进行连接和拆装作业前,断开12V蓄电池负极电缆。
4.维修时必须佩戴高压绝缘手套/ 高压绝缘安全服/ 高压绝缘鞋/ 安全帽,并使用绝缘工具以防触电。
5.拆卸或安装带有高压标记的物品时,务必使用绝缘工具,并用绝缘胶带缠绕物品。
6.所有人员禁止佩戴任何金属饰品以防触电或发生其他危险。
7.电子动力系统的维修人员,必须具有低压电工证且通过厂家专业技术培训,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。
8.使用起搏器等电子医疗器械的人员可能受到磁力的影响,可能发生危险,因此该类人员不可从事电机的拆装工作。
9.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对触电人员应急救援的处理能力,根据现场情况,灵活掌握人工呼吸,心脏按摩,AED(自动体外心脏起搏器)的急救顺序。
车辆安全注意事项:
1.严禁一切非授权人员对动力电池包进行拆解,否则会发生触电或其他危险。
2.严防在连接电子动力系统零部件过程中出现任何形式的短路。
3.维修电子动力系统前后,都需要使用绝缘电阻检测仪检测高压部件是否漏电,否则不可操作。
4.为避免损坏线束和端子,握住插接器部分,参考高压电缆插接器的拆卸和安装,小心地拔出线束插接器。
5.在所有线束和软管上做标记以防误接。而且要确保它们没有接触其他线束、软管,或者妨碍其他零件。
6.使用翼子板罩以免损坏油漆表面。
设备安全注意事项:
1.安装和维修电子动力系统结束后须及时整理工具和物料,不要将金属物品遗留在电子动力系统内部或顶部。
2.拆装及搬运动力电池包时,须采用升降车或专用工具;要轻取轻放,不得扔掷、挤压、踩踏、翻转,以免造成电池系统损坏或对人身的意外伤害。
场地安全注意事项:
1.必须在电动车专用维修工位进行维修。
2.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维修场地区域,并树立高压危险警示标牌,将场地隔离。
3.高压系统部件区域贴上高压危险警示标签。
4.场地内需配备防电起火的灭火器。
电子动力系统部件位于该区域。电子动力系统是一个高压系统。在电子动力系统或系统附近工作前,必须熟悉该系统。进行修理或维修前,确保已阅读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。
1.安全注意事项
1. 仔细阅读并掌握电子动力系统维修注意事项后,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 |
2.12 V 蓄电池端子 - 断开
![]() ![]() |
1.确保车辆处于 OFF (LOCK) 模式。 2.从12 V 蓄电池 (C) 上断开并隔离12 V 蓄电池传感
3.打开盖(F)。 4.从12 V 蓄电池上断开正极端子 (G)。
|
3.动力电池包冷却液膨胀水箱盖- 打开
![]() |
1.打开动力电池包冷却液膨胀水箱盖(A)。 |
5.动力电池包水管 - 脱开
![]() |
1.使用8mm套筒拆卸进水管支架固定螺栓(A),脱开进水管支架(B)。 2.将集液盆(C)放置于水管口下方。 3.使用水管卡箍拆装钳脱开动力电池包进水管固定卡箍(D)。 4.旋转脱开动力电池包进水管(E),使动力电池包冷却液排出。 5.使用水管卡箍拆装钳脱开动力电池包出水管固定卡箍(F)。 6.旋转脱开动力电池包出水管(G),排空冷却液。
|
6.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 - 断开
![]() |
1.脱开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固定卡扣(A)。 2.脱开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插接器(B)。 |
![]() |
2.拆卸高压线束后,务必使用绝缘胶带分别缠绕高压接口的公插头及母插头,以防触电。 |
7.动力电池包信号线束 - 断开
![]() |
1.脱开动力电池包信号线束插接器(A)。 2.使用内饰件拆卸工具脱开线束固定卡扣(B)。 |
8.动力电池包搭铁线- 断开
![]() |
1.使用8mm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搭铁线固定螺栓(A)。 2.脱开动力电池包搭铁线(B)。 |
9.动力电池包 - 拆卸
![]() |
1.使用举升平台车,在举升平台车上放置动力电池包底托,缓慢升起举升平台车,使底托完全贴合且轻微接触动力电池包(A),切勿挤压。确保动力电池包在举升平台车上放置平稳。 2.使用 14mm 套筒拆卸动力电池包的14个固定螺栓(B)。为避免动力电池包翘曲,按图示数字顺序,每次松开螺栓长度 1/3 圈;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所有螺栓松开。
|
![]() |
3.缓慢降下举升平台车,移出动力电池包。 |
1.动力电池包 - 安装
![]() |
1.目测检查动力电池包外观是否破损。 |
![]() ![]() |
2.对准安装孔缓慢升起举升平台车,确保动力电池包安装孔位平面与车身安装孔位平面平行,调整举升平台车位置直至所有安装孔对准。 3.更换新的固定螺栓(B),用14mm扭矩扳手按图示数字顺序安装螺栓,将动力电池包(A)的14个固定螺栓(B)紧固至 50 N·m。使用预置型扭矩扳时,务必慢慢紧固并且不要过度紧固。在紧固时,如果螺栓发出任何声音,则松开螺栓并从第一步重新紧固螺栓。 4.降下举升平台车。
|
2.动力电池包信号线束 - 连接
![]() |
1.检查动力电池包信号线束插接头(A)、插座是否清洁,确保没有油污、金属粉尘等杂物。 2.安装动力电池包信号线束插接器(A)。 3.安装信号线束固定卡(B)。 |
3.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 - 连接
![]() |
1.检查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的插接头(B)、插座是否 2.连接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插接器(B)。 3.将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插接器固定卡扣(A)对准直接安装到位。 4.检查:用不大于20N的力,将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的插接头(A)向外拔(不可拔线束),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的插接头(A)不会被拔出,确认插入完好。再次将动力电池包高压线束的插接头(A)垂直向内补插,防止回拔造成接触不良。 |
4.动力电池包进出水管 - 安装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1.安装动力电池包进出水管(B)。 2.用水管卡箍拆装钳安装动力电池包进出水管2个固定卡箍(A)。 3.安装水管支架(D),使用8mm套筒安装进出水管支架固定螺栓(C)。 |
5.动力电池包搭铁线- 连接
![]() |
1.安装动力电池包搭铁线(B)。 2.使用扭力扳手安装动力电池包搭铁线固定螺栓(A)。 |
7.12 V 蓄电池端子 - 连接
![]() |
1.清洁12 V 蓄电池端子。 2.连接端子 (B) 到 12 V 蓄电池上。
3.将电缆(D) 和 12 V 蓄电池传感器 (C)连接到 12 V蓄电池上。
4.在端子上涂抹多用途润滑脂以防腐蚀。 5.关闭盖(G)。 |